如果我們對「錢」的價值觀是這樣形成的,那麼代表著我們對許多事物的價值觀,也會是在類似的模式、狀態、流程下形成的。而且我們會理所當然的覺得,這樣是應該的、是對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很容易會從小時候沒有判斷能力的「被害者」,慢慢的變成「加害者」而不自覺。
當有一天,擁有了自己的公司,在私領域是個主宰者、掌權人的時候,身旁正向回饋的聲音少了、權利大了,那麼將自然而然由潛意識替代了許多的行為、溝通,也就是會將既有的個性,放大成為了企業的文化,當這個文化一養成,做什麼事情都有自己的擁護者。一個迴圈系統也形成了,要改變一個人、企業,與錢的關係,產生正向對話的難度也就更不可能。
對錢的價值觀,影響的不是價值觀本身。而是塑造出這個價值觀的環境、習慣、個性。
我們常說,會卡住公司發展與擴張的,不是外在環境,而是企業主的思維、偏執、習慣。而一個創業家的最基本能力,就是不斷的優化,看起來好像是優化公司的系統與流程,但其實最困難的,是優化自己的腦袋。這也是我們為什麼總覺得要教會老人家使用現在科技的產品非常困難的原因。大部分是抗拒學習,因為學的過程感覺自己很笨;另一個原因是需要改變習慣;或者是用既有的思維去解讀未知的事物,卻又處處碰壁無法創造成就感。那乾脆不學了,透過情緒、權勢勒索讓年輕人來搞定就好。
但就算事情一時搞定了,其實在本質上並沒有改變。也就是所謂的在框架內突破,感覺有努力在做些什麼,可是其實是自我安慰。而公司也就會在這樣的循環裡,逐步地被競爭對手淘汰。無法發展的優秀員工也肯定會離職,那些奉承企業主思維的員工,則會留下,再次強化了負面的循環。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