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僱者象限有提到「持續不斷的優化、改良自己的工作流程與習慣」,而這個能力正是「B象限:創業家」專精的。對創業家來說,他的工作與使命就是將複數的流程彙整再一起,整合成一個有效可以賺到錢的系統,並且令到「E象限:員工」、「S象限:自僱者」願意幫他工作,同時吸引「I象限:投資者」願意投資,放大這個系統,賺到更多的錢。
在前幾篇的文章裡,我有提到,建議所有想創業的創業家們,都可以先成為成功的「E象限:自僱者」,正是因為這個「優化流程」的能力是創業成功的關鍵。對一個創業家來說,要處理的「流程」面向非常的廣,包括了管人的「人流」、處理所有表單與行政作業的「資訊流」、所有商品從採購進貨到銷售出庫的「物流」、採購產品到銷售產品時,會不斷進出的「金流」… 等等,一間公司的營運就是這些流程交互影響下所導致的結果。
講到流程就必須講到「心智圖」、「商業模式圖」、「流程圖」這三個工具,以及「系統思考」的思維觀。心智圖可以將我們腦中發散的想法分組歸類,最終可以併入商業模式圖中去檢視資源的分佈與完整度,以導出短、中、長期策略;當商業模式圖完成後,我們可以將整個商業模式中有提到「角色」,依據消費前、消費中、消費後的三大階段,循序漸進的推展出流程,最終會變成流程圖。
而為什麼要畫成流程圖,主要有三個重點,一是可以讓參與其中的角色「對於整體過程有全盤的了解」;二是因為只要對照回角色,就可以知道每個人自己的工作內容,對於與自己無關的事,不需要介入太多,於是「分權分責分工」;三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在一個公司裡面,通常不會有獨立的單位或角色存在,於是所有的工作都有「上一步」與「下一步」,也就是說雖然分權分責分工,但可以讓大家知道,如果某一個階段 delay,將會影響到哪些部門,也會如何影響到公司的營運。
對於創業家、主管來說,能夠有這樣流程的思維,才能夠全盤的瞭解問題,同時找到影響營收、效率的關鍵環節,進而去優化及改良它。看不見、找不到的問題才是最恐怖的。能講得出來的問題,只要願意付代價,都能夠解決。而上述的整體理解,就是所謂的系統思考。(可以點下連結後參考書目)
1 thought on “可以邊上班邊創業嗎?- 新手創業100問”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